avatar

M1 MacBook Air功率实测

背景

大家应该都知道2020年果厂将自家牙膏挤爆,推出了m1芯片,掀了一回笔记本行业的桌。但无奈当时的小覃无暇顾及自己的硬件配置,未能尝到首波科技福利的甜头。21年工作逐渐步入正轨之后也有了一定的能力,给女朋友安排了一台m1的低配版MacBook Air,以替换她原来的远古笔记本。而我自己依然用着2018年入手的Thinkpad小黑本。

说起小黑,当初入手时,由于经济问题没能一步到位购买一台符合自己预期的笔记本,于是当时我对于候选机器重点关注的一项就是它的“扩展性”。在经过一番筛选之后,选择了在当年足够优秀、在轻薄本中具有强大扩展性的低配独显版Thinkpad T480s。自18年购入丐版以来,它陪伴我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白逐渐成长为一名算法工程师,同时也与我一同成长:

  • 19年趁着拿到巨额奖学金的风头,将原有硬盘置换成一块512的三星970pro,外加了16G内存,升级到了24+512;
  • 21年在该机器空余的4G网卡插槽上多加了一块M.2 2242的西数512硬盘,并在看了三年原装低色域屏之后终于忍无可忍自行更换了一块72%色域的屏幕,自此小黑完成了从8+256+低色域到24+1T+72%色域的蜕变。

虽然已经把小黑升级到自己满意的配置,日常开发非常舒服,但由于今年频繁的通勤需求,暴露了小黑的一个重要弊端——续航。平时小覃的高铁平均通勤时间为3~4个小时,在高铁上经常会利用Pycharm、VSCode打开多个本地项目、外加用多个windows terminal+ssh连接远程服务器进行开发工作,这趟高铁碰巧又没有充电口(这个严重吐槽!),便经常碰到还没到站就耗尽电量被迫关机傻磨时间的尴尬情况。于是痛定思痛,决定好好分析一下这个问题,顺便对MacBook Air也进行一次测试,看看M1是否真的如传说中那么NB。

电池情况

win8以上版本的windows系统可以在cmd里利用下面的命令很方便地导出电池信息

powercfg /batteryreport /output "D:\battery_report.html"

用浏览器打开生成的html文件,可以看见小黑的电池状况如下

电池的设计容量为57Wh,而目前的实际容量为40Wh,也就是三年损耗了接近30%,这个损耗速度还是可以接受的。

而Macbook Air的宣传容量为50Wh,目前只买了几个月,所以先忽略它的损耗。

功率

对于小黑T480s,测试功率时,保持了日常使用习惯,即屏幕最高亮度。

  • 后台任务全部关闭、未打开任何程序时,实测功率为12~14W;
  • 在使用chrome和3个terminal的时候,功率达到了16~24W,理论续航时间为1.6~2.5个小时,此时已经开始有点费劲了;
  • 最后,pycharm、terminal、chrome全开的时候,功率开始在25~35之间波动,这时候已经没有什么续航可言了- -

对于MacBook Air,

  • 没有打开任何程序时,功率为3~4W;

  • 使用chrome+3个终端时,功率稳定在4~5W之间。

总结

由于这个MacBookAir不是我的个人本,且由于是低配版,硬盘本身就有些拥挤,所以没有安装pycharm等IDE,没有进行重度使用时的测试,有点可惜。但即便是这样,M1的功耗依然非常惊艳,根据上述数据推算的轻度使用续航时间至少是小黑的4倍。同时根据实践,我在这种使用强度下使用了一个下午的MacBook Air,大概3.5个小时后,电量从一开始的100%降至74%,由此推算出来的续航时间为13.46个小时,符合Apple官方宣传的续航标准。
以上仅为个人测试,测试手段与数据可能存在不严谨的地方,但是无论如何,M1 MBA的功耗比与续航确实要秒杀我的小黑。当然这不仅是硬件的原因,软件(这里其实也就是指操作系统)也是影响续航的重要因素。本次实测给我感触最深的一点,就是安装在小黑上的win10确实没有像Linux、macOS等系统那样老实,除了我个人打开的程序之外,后台仍运行着大量的程序,这些程序也许就是功率之所以波动的原因。作为一名开发者,在我实现idea的工具上存在着如此不稳定的因素,老实说我并不是那么的安心。
期待着不久的将来,能够拥有一台自己的兼顾开发与社交的Macbook。

Author: Qin Yue
Link: https://qinyuenlp.com/article/64493e93bc5e/
Copyright Notice: 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are licensed under CC BY-NC-SA 4.0 unless stating additionally.

Comment